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中,可以看到人类挑战身体极限的瞬间,确实很惊心动魄。而且每四年都有一些世界纪录被突破,证明了人类在推进极限,不过,将来的人能否在百米短跑的记录上达到九秒,依然是一个谜。最近中国人在田径的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不过,我由此想到的是另一种极限,也许很多人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文字造句的极限!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作文,从散文到小说、歌词、广告语和诗歌。人类所发明的文字看起来已经够用了,其实并不能表达所有的心理感受,需要一些已经造出来的词语进行艺术地搭配,其中最让我们流传的朗朗上口的就是诗歌,有几首唐诗就有着这样明显的艺术,一些广告语和歌词也有这样的功能。小说主要的因素是情节,散文主要因素是知识和道理,而诗歌的造句艺术应该是最突出的。它有点像无标题音乐,比如某一首诗,每一个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在造句上的开放性,就是在突破文字组合的极限。美国诗人斯迪文斯有过这样的诗歌造句:"白雪覆盖的山峰间,唯一动弹的是那黑鸟的眼。"这句诗就有着很大的空间,现在就请读者按照自己的理解闭起眼睛来想一想,你从这两句诗里感受到了什么?我敢说很多人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按照各自对白雪的记忆和黑鸟的理解,再加上一些因这些词产生的个人的表达习惯,它们组合起来的化学作用就像无标题交响乐会产生的作用。你想完了吗?当你再次睁开眼睛来把这篇文章读下去的时候,我将告诉你我的理解,我不是从个人经历来理解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这个角度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意思。
对这两句诗我是这样理解的:它展开了一个巨大的景象,远处是茫茫白色的山峦,看上去是静止的,其实是有生命存在的,那就是黑鸟,而且黑鸟的眼睛相对于静止的山峦,它们在转动,这样就产生了许多个对比:黑与白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生命与自然的对比;还有作者本人所站的位置与读者所站之位置的对比。其中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是
作者说在山峰之间有黑鸟的眼在转动,这不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内心看到的,你想想那么远,作者真能看到山峰之间那只黑鸟吗,更别提鸟的眼睛了。所以这是一种用内心去看的结果,并且隐喻了什么。就像我前面说的,你就会觉得各人的理解不同了吧?而且我的理解有可能与作者的原意不一样,但是这绝不影响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诗,而且还认为它是造句极限中的一个。
这里还有一个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我们每一次被梦想叮醒,常常发现没地方可挠。" 梦想就像蚊子把我们从"现实"中叮醒(梦想也是一个现实),但是又不知道咬在哪里,所以不知道挠什么地方,可浑身上下还是其痒无比。我想这句诗在针对描写人类爱梦想的天性上,应该是造句的一种极限,你仔细想想的话,这句诗里面会有很多常识、幽默、以及无奈和讽刺。
所以从这儿我想到了设立文字造句的奥运:也分各种项目,比如爱情描写项目、嫉妒描写项目、描写……不过这些其实也已经有了,全世界的那些文学奖就是文字造句的奥运。
文字造句的极限比赛在最近的时代中比较明显且容易看到的例子是在广告语和歌词上,因为商业的原因,它们一次次在各种媒体上重复,就很容易被人们记住。所以就很少看到并去记住真正的诗歌造句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歌词和广告语的造句中许多都出自诗人的手笔,也就是说在商业化的大潮中,诗人的文字才能比其对社会的批判功能更容易被社会重用,因为现代社会把诗人批判社会、改造社会的那部分功能划分给更职业更有行为效果的政客了。诗人呢?就会更加发挥他们的文字造句艺术,当然谁也不会限制他们继续对社会现象进行说三道四,继续在文字造句和意识形态上同时努力。
2004.8.
|